Friday, November 23, 2012

康莊的解釋

[2012.11.23] 原本猶豫著要否收錄,還是著錄聊備一格。後附的是寄給國語會的信。其實講了一輩子的【康莊大道】,一直都以為【康莊】是【小康之莊】,雖曾有過疑問,不過畢竟不是一個高中生/遑論大學後  去深究康莊的意義。當然,在探究字義時,此時便有需要康、莊等字的由來了。

敬啟者:
關於康莊,字典裡實已有解釋,不過我以為少了最本原的一個,下列為字典中相關的條目,後附為字典中原來的解釋。
【康】:4. 通達、平坦。【莊】:3. 通達的大道【康莊】:平坦寬廣、四通八達的道路。【康莊大道】
【平直康莊】
實則在《爾雅/釋宮》即有:一達謂之道路,二達謂之歧旁,三達謂之劇旁,四達謂之衢,五達謂之康,六達謂之莊,七達謂之劇驂,八達謂之崇期,九達謂之逵。
供參考。


《》『』「」【】◎●○■□

Thursday, November 15, 2012

名物學一詞,名、物的字源

著錄內容待理
[2012.11.16] 名物學本是一個不成熟(或應形容為新興?)的科學。是否該由訓詁學裡依其考古學性質分出,顯然這幾年的學者,如錢慧真是採保守的態度,其文章中多採用"名物訓詁"來探究,而非逕稱之為名物學。

讀錢慧真的文章,覺得的確是該從【名物】一詞的相關事項記錄起。再檢視說文的說法時,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名】,特別把名-銘,古物的敘述如下,需要整理一下
祭統曰。夫鼎有銘。銘者,自名也。此許所本也。周禮小祝故書作銘。今書或作名。士喪禮古文作銘。今文皆爲名。按死者之銘。以緇長半幅。緽末長終幅。廣三寸。書名于末曰。某氏某之柩。此正所謂自名。其作器刻銘。亦謂稱揚其先祖之德。著己名於下。皆衹云名已足。不必加金旁。故許君於金部不錄銘字。從周宫今書,禮今文也。許意凡經傳銘字皆當作名矣。鄭君注經乃釋銘爲刻。劉熙乃云。銘,名也。記名其功也。吕忱乃云。銘,題勒也。不用許說。

而段玉裁對【物】的整理,亦需要再整理
許慎:
萬物也。牛爲大物;天地之𢿙,起於牽牛,故从牛。
段玉裁:
牛爲物之大者。故物从牛。與半同意。
戴先生原象曰。周人以𣁬,牽牛爲紀首。命曰星紀。自周而上。日月之行不起於𣁬,牽牛也。按許說物从牛之故。又廣其義如此。
這裡稱與【半】同意者,指許慎說【半】字亦提及「牛爲物大,可以分也」。
而在【勿】字的解釋中,勿為州里所建旗,這一點段有較多的考較應注意。
州里所建旗。九旗之一也。州里當作大夫士。周禮司常。大夫士建物。帥都建旗。州里建旟。許於旟下旣偁州里建旟矣。則此偁大夫士建勿,必也。葢亦一時筆誤耳。大司馬。鄉家載物。注云。鄉家,鄉大夫也。鄉射禮。旌各以其物。注。襍帛爲物。大夫士之所建也。士喪禮。爲銘各以其物。注。襍帛爲物。大夫之所建也。文弗切。十五部。經傳多作物,而假借勿爲毋字。亦有借爲𣳚字者。禮記。勿勿乎其欲其饗之。勿勿卽𣳚𣳚,猶勉勉也。象其柄。謂右筆也。有三游。謂彡也。三游別於旂九游。旟七游。旗六游。旐四游。襍帛。句。幅半異。司常曰。通帛爲旜。襍帛爲物。注云。通帛謂大赤。從周正色。無飾。襍帛者,以帛素飾其側。白,殷之正色。凡九旗之帛皆用絳。按許云幅半異。直謂正幅半赤半白。鄭則云以素飾側。釋名則云以襍色綴其邊爲翅尾。說各不同。似許爲長。趣民。趣者,疾也。色純則緩。色駁則急。故襍帛所以促民。故遽偁勿勿。遽韵會作宂遽二字。偁舊作稱。今正。凡宂遽偁勿勿。此引伸假借。子下曰。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人以爲偁。亦是此例。

==討論==


==參考文獻==

钱慧真,2010。“名物”考辨。敦煌学辑刊 2010年 第03期: 120-125頁。


《》『』「」【】◎●○■□

Friday, September 14, 2012

淡定

[2012.09.14] 淡定一詞在台灣的2012年夏天一度成為極熱門的形容詞。是說一個人的冷靜、沈著,表情無多情緒展露。在教育部國語辭典裡未收錄此詞,但漢典卻有,且有出處 (或為敍例)。

漢典的解釋為「冷靜、鎮定」。著錄二則例子:
許地山《空山靈雨·銀翎底使命》:『惟有幾朵山花在我們眼前淡定地看那在溪澗裏逆行的魚兒喋著它們底殘瓣。』 
歐陽山《苦鬥》五二:『最後一位大姑娘,看上去正在二十左右,也輕盈淡定地站了起來。』
==討論==
1. 許地山(1894年2月3日-1941年8月4日),原籍臺灣台南。生平詳維基百科

2. 此處著錄的這段文字裡,有幾個困擾我一輩子的問題(仍未有解):
  • 表示所有格的介詞,早期,特別是民國早期的文人常喜作【底】,其來源或源由/緣由為何?
  • 「惟有」的【惟】,與【唯】後代多混用,元清之前似乎明顯的 【惟】與【唯】 是不同的字與義。此需要整理考究。


《》『』「」【】◎●○■□

Friday, August 31, 2012

白癡/白痴

[2012.08.31] 朋友問,晉朝時有白痴這個詞否?問題來自他聽到我說晉朝有個流行詞彙【白望】 。

查了一下,《維基文庫》在宋以前的文獻講到這個詞的並不多,很快地有二則代表性的:一時《左傳/成公十八年》:「晉周子有兄不慧,不能辨菽麥。」杜預就【不辨菽麥】注文:「盖世所謂白癡也。」也就是,在杜預那個年代,世俗已有【白癡】之稱了。

另一條是稍後,《漢書/武五子傳》講昌邑王「清狂不惠」 顏師古注文作:「清狂如今白癡也。」這是顏師古引蘇林的話,後再加上『或曰』來解釋清狂。

有個問題,就是【白癡】一詞何時開始廣泛地被使用?待查了。

目前教育部國語辭典,以【痴】為正體,【癡】為前者之異體。
但《正字通》即明白地說, 【痴】為【癡】的俗字。 (據《漢典》之《康熙字典》)且《說文》所指即【癡】字,段玉裁也說了我不懂的話:「此非疾病也。而亦疾病之類也。故以【是】終焉。」

不慧也。
心部曰。慧者,獧也。犬部曰。獧者,急也。癡者,遅鈍之意。故與慧正相反。此非疾病也。而亦疾病之類也。故以是終焉。𤕫。疑聲。丑之切。一部。


《》『』「」【】◎●○■□

Saturday, July 7, 2012

虞美人

[2012.07.07] 虞美人, 在這裡要討論的是專指宋代稱 「虞美人草」 而言。
宋代的王灼(?)已對相關的問題在《碧雞漫志》裡討論過了,以當時的理解,千年後的今天在相關方面似乎也沒有增加了多少理解。


這個段落如次。[錄自維基文庫/碧雞漫志]

虞美人
《虞美人》,《脞說》稱起于項籍「虞兮」之歌。予謂後世以此命名可也,曲起于當時,非也。
曾子宣夫人魏氏作《虞美人草行》,有云:「三軍散盡旌旗倒,玉帳佳人坐中老。香魂夜逐劍光飛,青血化為原上草。芳菲寂寞寄寒枝,舊曲聞來似斂眉。」
又云:「當時遺事久成空,慷慨尊前為誰舞?」
亦有就曲誌其事者,世以為工。其詞云:「帳前草草軍情變,月下旌旗亂。褫衣推枕愴離情,遠風吹下楚歌聲。正三更。 撫騅欲上重相顧,艷態花無主,手中蓮鍔凛秋霜。九泉歸去是仙鄉,恨茫茫。」
黃載萬追和之,壓倒前輩矣。其詞云:「世間離恨何時了?不為英雄少。楚歌聲起伯圖休,一似□□□□水東流。 葛荒葵老蕪城暮,玉貌知何處?至今芳草解婆娑,只有當年魂魄未消磨。」
按《益州草木記》:「雅州名山縣出虞美人草,如 雞冠花。葉兩兩相對,為唱《虞美人》曲,應拍而舞,他曲則否。」
《賈氏談錄》:「褒斜山谷中有虞美人草,狀如雞冠,大葉相對。或唱《虞美人》,則兩葉如人拊掌之狀,頗中節拍。」
《酉陽雜俎》云:「舞草出雅州,獨莖三葉,葉如決明,一葉在莖端,兩葉居莖之半相對。人或近之歌,及抵掌謳曲,葉動如舞。」
《益部方物圖贊》改虞作娛,云:「今世所傳《虞美人》曲,下音俚調,非楚虞姬作。意其草纖柔,為歌氣所動,故其葉至小者或若動搖,美人以為娛耳。」
《筆談》云:「高郵桑景舒性知音,舊聞虞美人草,遇人作《虞美人》曲,枝葉皆動,他曲不然。試之,如所傳。詳其曲,皆吳音也。他日取琴,試用吳音製一曲,對草鼓之,枝葉亦動,乃目曰《虞美人操》。其聲調與舊曲始末不相近,而草輒應之者,律法同管也。今盛行江湖間,人亦莫知其如何為吳音。」
《東齋記事》云:「虞美人草,唱他曲亦動,傳者過矣。」
予考六家說,各有異同。方物圖贊最穿鑿,無所稽據。舊曲固非虞姬作,若便謂下音俚調,嘻其甚矣。亦聞蜀中數處有此草,予皆未之見,恐種族異,則所感歌亦異。然舊曲三,其一屬中呂調,其一中呂宮,近世轉入黃鍾宮。此草應拍而舞,應舊曲乎?新曲乎?桑氏吳音,合舊曲乎?新曲乎?恨無可問者。又不知吳草與蜀產有無同類也。
其餘的相關記錄暫錄於我的文件

==討論==
1. 似乎指植物的虞美人一詞始自北宋?理論上現代稱為虞美人】的這種植物是原產於歐洲、北非、西南亞,中國則是大量種植(但未達罌粟的商業標準[英文維基?])。
2. 此草生於荒野便如戰士魂斷沙場,引起詩人歌詠的主題便與今日歐洲人所視此花的意涵一致。目前是拿來紀念一次、二次世界大戰的殤魂,但是否有更久遠的來源則待考。


《》『』「」【】◎●○■□

Saturday, June 30, 2012

文字~~文字載體

[2012.07.01] 這是一段粗略的文字,但概已包括了目前的古文字載體。《維基百科/文獻 /古代的載體》 。

古代的载体
甲骨:包括龟甲和兽骨,应用于商代
金属:应用得最多的为青铜,即合金,也有少量铁、金银等,流传于先秦时期。此類金屬製品其上的文字稱為金文或銘文。
石:以石为载体的文献包括崖刻等,从秦朝到现代都有应用。
竹木:将竹或木头劈成长而窄的竹木片,可用来记录文字,称为竹木简,广泛应用于先秦三国两晋时期。此外,还有以宽木板作为书写载体的,称为
帛:即丝绸,始见于,流行于秦汉时期。
:纸最早发明于西汉初年,公元150年左右,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到东晋基本取代竹木作為書寫載體的簡牘
古代国外主要载体:包括古埃及使用的莎草纸古印度使用的贝叶中世纪欧洲使用的羊皮纸
==討論==
1. 這裡講的是載體的材質,多非載體本身的名稱。例如甲骨,又是載體名稱,又勉強可作為材質的名稱。而金屬則顯然不作為載體名稱。其載體應為鐘鼎等金屬器物。這可參閱所謂金文而窺其習用之名稱。特別是已成為重要的文物類別,如玉石之壐印。似乎漏掉了陶,又或此不作文獻載體?那麼文字一項裡似亦應有相同的段落?
2. 這段描述應予以重理,除了載體上文獻的重要性,應再加上更詳細的出現、通行等時期。又或這只是講載體,我覺得重要的部份在其他段落?
3. 這其實是抄錄自杜泽逊《文献学概要》之段落,有需要的話再找原書一讀。



《》『』「」【】◎●○■□

Saturday, May 19, 2012

草生,衣魚

[2012.05.19] 台語:
母親稱:ㄘㄨ草生。一年一換的稻草,要先洗淨,冬天用以墊床。夏天床板上舖草蓆,各天則是舖草生。床板亦是一般的木板,未加刨光。

衣魚:剪仔

Thursday, May 17, 2012

當春不老與蘭嶼紫金牛分家時~~

[2012.05.17] 這週在中埔山採集,見著了小葉樹杞,相對的,樹杞的植株數量顯然比想像中少。與同行大姐隨興談話間,皆稱樹杞長得就像春不老云云。

下列是我在查詢資料前的一些想法與理解,大概很多可能是不正確的(標誌為紅色字),先略述於下,作為查出正確資料的基本。

我認識春不老是因為國小便發現了庭園中諸多的春不老,這個名字是否是當時就知曉的還是進了大學才知道已忘卻不可考了,但無疑的,校園中這種賞心悅目的常綠灌木是見得多了。我會推想,大概是從日本時代便廣在校園中植栽

春不老印象中是產於台灣南部(native to Taiwan) 的植物,因為初次在植物誌上看到這個名字心中著實打了個好大的突,原來它和鵝掌藤一樣,由南部被當作園藝作物被推廣開來。

==some evidences==

1. 第二版臺灣植物誌裡僅列了蘭嶼紫金牛 (Ardisia elliptica Thunb.),這是1795年Thungerg 發表於 Nova Genera Plantarum 8: 119. 1798. (Nov. Gen. Pl.) 的種類。分布於東南亞、菲律賓、台灣。亦曾稱作蘭嶼樹杞
2. 前言中提到的 "我的印象" 原來是來自第一版植物誌,便用了【春不老】這個名字,學名為: Ardisia squamulosa C. Presl,1835年發表。而第二版時被處理為鑑定錯誤。所根據的文獻有:
● Hwang, The survey of invasive plants of Taiwan . 2004. (Surv. Invas. Pl. Taiwan, 台灣地區外來入侵植物之調查研究)
Wu, Yang, Teng, Chang, Yang and Hsieh. 2010. Insights of the Latest Naturalized Flora of Taiwan: Change in the Past Eight Years. Taiwania. 55(2): 153.
~~~ 依據《臺灣植物資訊整合查詢系統/春不老》。
3. 根據楊再義 《臺灣植物名彙》(1985,同上《臺灣植物資訊整合查詢系統/蘭嶼紫金牛》), 這些俗名可能應區分為二。在第二版植物誌發行之前,Ardisia squamulosa 和Ardisia elliptica被視為同一種,然而春不老之名似乎應該是連綴著Ardisia squamulosa ?這裡所列的各個俗名:
原住民語是雅美/達悟話的Paiin (Yami),
台語:Soan ti bah (山豬肉)
日文:こうとうたちばな (江東橘?日文或作橘或作立花,但皆為姓氏?)
英文:Ceylon ardisia. Lanyu ardisia
當年的文獻已混淆,今日未予以明辨,討論於下:

==討論==
1. 1998以後:自從黃(?Hwang, 2004) 記錄其為外來種,蘭嶼紫金牛與春不老是不同種類。並確定春不老為外來 (入侵種)。

2. 最初記錄春不老的文獻有:
● Hayata在1911年發表的新種 Ardisia kotoensis ,所據的標本為 T. Kawakami (川上龍彌)在蘭嶼所採。(2012.05.17 在TAIF與TAI找不到這份標本或相關標本,可能典藏於TI?)且此標本應在1921年被Nakai新組合於 Bladhia kotoensis (Hayata) Nakai 這個新名之下。
●  這個種類在1959年,被Walker鑑定為 Ardisia squamulosa  C. Presl 則上述的二個新種學名便被歸於異名,至第一版植物誌 (1978年) 中被李惠林採用。至此,曾援用此名的還有稍早的劉業經 (1962年)、李惠林 (1963年)等人。

3. 據黃(Hwang, 2004)這是外來種,不知曾否記錄其引進時間?這篇文章的確該查。

4. 那麼,在2004之前,有沒有 Ardisia squamulosa 的採集記錄?總不能把所有的都歸於蘭嶼紫金牛!!


==參考文獻==

● Ardisia kotoensis Hayata, Materials for a flora of Formosa 180. 1911. (Mat. Fl. Formos.)
● Bladhia kotoensis (Hayata) Nakai, The Botanical magazine, Tokyo 35: 99. 1921. (Bot. Mag. Tokyo, 植物學雜誌)
● Ardisia squamulosa auct. non Presl: Walker, Quarterly journal of the Taiwan Museum 12: 173. fig. 6.1959. (Quart. J. Taiwan Mus., 臺灣省博物館季刊)
《》『』「」【】

Friday, May 11, 2012

蛇菇?談蛇菰的中名~到底蛇菰這個名字怎麼來的?

[2012.05.11] 原本四月底的中藥圖鑑編輯會中已出現了這個問題, 「『菇』字是否為錯字?」 ,原本篤定它是錯字的想法改了,畢竟俗名自有其俗的理由,沒道理 『菇』這個淺顯易懂的字是錯的,而極少使用得到的『菰』字才正確。由於胡哲明老師的團隊近日有一些本科植物的發現,發覺得把這個問題弄懂,才發現,台灣最早發現於百年前的這個不容易被廣泛得知的種類,其名稱目前能追溯到的不過是1976年的臺灣植物誌。這顯得有點不合理。當然,手邊沒有足夠的文獻可供查詢是主要的癥結。

撰此條,強迫自己日後趕緊找到文獻確定其源流。

=====
一、臺灣蛇菰科植物的記錄
1. 日文版維基百科上的名稱:
  • 日名蛇菰為土鳥黐 ( ツチトリモチ , Tsuchitorimochi),似乎字面的意思是「長在地面上,或是日本土生的可以黏鳥的樹膠」?蛇菰的日名是單為鳥黐?(日名據維基日文版,無其他俗名。 黐木 ( モチノキ )指的冬青科。 トリモチ則是捕鳥的膠,鳥黐。根據金平亮三《臺灣樹木誌》,昆欄樹 (Trochodendron)的日名別名亦稱作  トリモチノキ,鳥黐木。 
2. 林試所的老標本:
3. 台大植物標本館的標本:只有3~4份,無中日文名稱。但植物誌中有K. Miyake (三宅?) 的1899年採集於蘭嶼標本?

4. 臺灣植物誌的記錄:發現找這些記錄尚缺的一塊是大約1920~1970之間的中、日文植物名錄。



二、,旁及
1. 《說文》(及其他字書)中對這幾個字的解釋採用了互訓的方式。
  • 苽:彫胡,一名蔣。(此據段玉裁依《御覽》正。段云:「《廣雅》曰:菰,蔣也,其米謂之彫胡。彫胡,枚乘七發謂之安胡。其葉曰𤓰,曰蔣。俗曰茭。其中臺如小兒臂。可食。曰𤓰手。其根曰葑。」) arthur 按:臺或應作薹,或作苔,指花莛。但這些描述皆曰是開花前才有瓜手,現在來看,是開花前才會形成筍?此段中𤓰即瓜,原意即是我所稱西瓜之瓜同。
  •  :𤓰也。
  •  :乾芻,一稱牛蘄草。《 康熙字典》裡引《韻會》:草名。苽,刈取以用曰芻,乾之曰茭,故曰峙乃芻茭。 
  • :說文無此字,《 康熙字典》裡引《博雅》:「菰,蔣也。其米謂之胡。」又引《西京雜記》:「菰之有米者長安人謂之雕胡,有首者謂之綠節。」 
  • 菇:康熙字典有此字,指的是王瓜,與現代的解釋(漢典)指真菌類似頗有差異。今日我們稱香菇、蘑菇似乎是最近的事,也許由日本來的?

2. 宋 蘇頌《本草圖經》裡有提到二次名中稱菇的種類,一為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的【王瓜】,一為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菇根】。在此暫不討論此版本的可信度(其實極低,甚至此作菇實為繁簡過度轉換的結果),可資證明,菰與菇字是通用,而苽、瓜字亦同時因王瓜之名亦與之通叚。前者【王瓜】原品指的是一種瓜類植物,後者【菇根】則是古時又稱為蔣的植物,蘇頌已記述宋代江南的各部使用別名,特別是他指出一個當時重要的現象:「南方人至今謂菌為菇,亦緣此義也」。蘇文列出的別名最為詳細,著錄於後:
舊不著所出州土,今江湖陂澤中皆有之,即江南人呼為【茭草】者。 生水中,葉如蒲、葦 輩,刈以秣馬甚肥。春亦生筍甜美,堪啖,即【菇菜】也,又謂之【茭白】。其歲久者,中心生白臺 如小兒臂,謂之【菇手】。今人作【菇首】、非也。《爾雅》所謂蘧蔬。註云∶似土菌,生菇草中, 正謂此也。故南方人至今謂菌為菇,亦緣此義也。其臺中有黑者,謂之【茭鬱】。其根亦如蘆根 ,冷利更甚。二浙下澤處,菇草最多。其根相結而生,久則並土浮於水上,彼人謂之【菇葑】。 刈去其葉,便可耕蒔。其苗有莖梗者,謂之【菇蔣草】。至秋結實,乃【雕胡米】也。古人以為美饌 ,今饑歲人猶采以當糧。《西京雜記》云∶漢太液池邊,皆是【雕胡】、紫籜、綠節,蒲叢之類 。【菇】之有米者,長安人謂為【雕胡】。葭蘆之米,解葉者紫籜。菇之有首者,謂之【綠節】是也。然則雕胡諸米,今皆不貫。大抵菇之種類皆極冷,不可過食,甚不益人。惟服金石人相宜耳。(arthur 按:此段中某些字據本草綱目商務本修訂)
==結論==
1. 還得再找找1920~1970年間的名錄、圖譜等文獻,確定蛇菰這個名字是誰開始用的。似乎在本草綱目亦無此名?
2. 菇與菰相通,然而蛇菰一名,從日文裡似乎找不到有關聯的線索。







《》『』「」【】◎●○■□

Friday, May 4, 2012

標本一詞由來與提問



【摘要】:標本一辭多義,特別指樣本之義者,此辭的由來似乎是最近百年,且可能是來自日本語。本文提出數則例子,並探討/提問【標本】一辭的由來。

[2012.05.04] 標本一詞,通常有數種解釋。較古老的說法葢為中醫裡的標、本之合稱,概為末與本之合稱,引申為病徵的未端表象與根本的本然。此為接近本義(植物形態辭) 的醫學專用名詞。
此處採漢典標本一詞的釋義,有四:
1. 中医称疾病的外在表现及其根本性质。
2. 保持实物原样或经过整理,供学习、研究参考或展览用的动、植、矿物。
3. 犹标准,典型。
4. 医学上指用来化验或研究的血液、痰液、粪便、组织切片等。
其中第4. 項實應句括在第2. 項中,我是採取較為廣汎的定義,諸凡可供保存研究的各種形態物件皆可稱為標本。

故基本解釋概為三,一為猶言本末,二為樣本之意,三為典型。第三者多見於現代或近代的大陸的作家,本文姑不探討。而察查得較早的作樣本之稱的標本似乎是最近百年之事。目前有查到的人及文章如下列:其中最早的談標本可能是徐珂的《清稗類鈔》,且既稱標本陳列室,供博物學家稽考,顯見徐珂乃有西學底子的文人,即標本一辭自應更早(?)。值得提的是況周頤所指的標本實為拓本,在中文用字裡,講拓本似乎該比標本為早?這引發數個問題及想法,列於討論下。


徐珂(1869年~1928年),1916年。《清稗類鈔》。
萬生園
標本陳列室所列分為涉禽、飛攀禽、猛禽、走禽、遊禽、鰭足爬蟲、嚙齒哺乳,肉食有啼鳴禽、翼手各類,大可供博物學家之稽考。 


況周頤(1859~1926),出版年不詳。 《蕙風詞話》。
朱淑真書有拓本:
《玉台名翰》,元題香閨秀翰,檇李女史徐範所藏墨蹟。(範為白榆山人貞木女兄,跛足,不字,自號蹇媛。)凡晉衛茂漪、唐吳采鸞、薛洪度,宋胡惠齋、張妙靜,元管仲姬,明葉瓊章、柳如是八家。舊尚有長孫後、朱淑真、沈清友、曹比玉四家,已佚。卷尾當湖沈彩跋,(彩字虹屏,陸烜妾。)亦殘缺,餘俱完好。向藏嘉興馮氏石經閣。道光壬辰,宜興程朗岑大令(璋)借勒上石。亂後逸亭金氏得之。余頃得標本甚精。竝朱淑真書殘石別藏某氏者亦得拓本。(正書二十行,不全,字徑三分。)淑真書銀鉤精楷,摘錄《世說》「賢媛」一門,涉筆成趣,無非懿行嘉言,而謂駔婦能之乎?「柳梢、月上」之誣,尤不辯自明矣。


梁啟超,1923年。《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
這種工作笨是笨極了,苦是苦極了,但真正做學問的人總離不了這條路。做動植物的人懶得採集標本,說他會有新發明,天下怕沒有這種便宜事。


李宗吾,1935年。《厚黑叢話/卷三》。成都「華西日報」中華民國二十四年十月。
人人有一個心,自己就可直接研究,本身就是一副儀器標本,隨時隨地都可以試驗,朝夕與我往來的人,就是我的試驗品,你叫我看外國人著的心理學書,豈不等於到上海買光線嗎?聞者無辭可答。

探討標本語源之前,以中文【標本】的字義而言,【標】字《說文》訓為木杪末,段玉裁注:「杪末,謂末之細者也。古謂木末曰本標。如素問有標本病傳論是也。亦作本剽。如莊子云有長而無本剽者是也。標在冣上。故引伸之義曰標舉。肆師。表齍盛吿絜。注云。故書表爲剽。剽表皆謂徽識也。按表剽皆同標。」據此,標字之本義是木末細小之部,而引申義有標舉,即為徽識之義。

==討論==
1. 據說文,【標】字原義推達今【標本】之義,可能的說法:本字之使用於一份文件,一個物件之意的,可能是唐宋之後?這需再查,似乎漢時便有奏本?因此,木末成為一物,即稱之標本?又段玉裁提到本標,指的亦是木末,若專以植物學領域而言,樹梢採下的"東西"便可稱為標本。
2. 基本上我懷疑此辭的來源可能自日本,但因不會日文,這還需要再詢問懂的人。
3. 在查察上列諸義的同時,如拓本、奏本等以本為稱的物件,似亦與標本一詞可能有關係,即【本】字透出的文化意涵。由於事涉日本漢字的利用,實則我完全不懂,暫擱置。約略來說,以傳世文件來說,顏之推的顏氏家訓曾有某本之說,此意即某個版本的說法,但未細查。即在唐前,文本之義已被使用。



《》『』「」【】

Tuesday, April 10, 2012

台語諺語

[2012.04.10] from my mom:做戲空,看戲憨。

Sunday, March 25, 2012

文字~~結繩、書契

[2012.03.26] 已經處理了幾天的伏羲,或應作庖犠,取其始庖廚、犧牲義。但仍未竟其功,再接再礪了。但對於結繩一事仍未有長足的所得。

此系列或可援韓愈《毛穎傳》來談文字及其載體,或再及於其工具的源流來探究。

關於結繩一事的最早記載,據稱是《易傳/繫辭下》是最早的文獻記錄,相關的文字如下:

易傳/繫辭下》 (相關段落請查連結)
1. 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使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作結繩而為罔罟,以佃以漁,蓋取諸離。 
2. 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蓋取諸夬。

==討論==
1. 關於易傳繫辭的作者、成書年代,暫視之為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之作品,亦即約在戰國時期成文。且據出土文物,漢時已有繫辭附於易經之後而十翼的其他部份闕如,可視作繫辭是較可靠的,至晚在漢時已有。(據維基百科/易經、馬王堆漢墓 (大約西元前126~前180年) 等尚需查證資料)

2. 繫辭文稱包犧氏使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類萬物之情;再作結繩、為罔罟,以佃以漁。此處講由包犧氏始作結繩概無疑義,但把繩以結以作罔罟,蓋是以供田漁之用,似無關乎記事一途。

3. 文末稱:「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 云云,便明確指出了結繩之用便正是用以記事,據以治世。但此段是否為包犧,或是神農之功則文中仍是曖昧不明,概以「上古」統言之,事亦可涉及黃帝 (甚至及於堯舜,雖據說蒼頡是黃帝時人)。

4. 至唐代的司馬貞在《史記索隱/補史記/三皇本紀》中則明指庖犧「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但在唐代的史家,似乎對於考證無感,即未有著墨於結繩之事(其所引用譙周古史考、皇甫謐帝王世紀等書,僅造書契代結繩一語)。此或未見前書故未申覆?此不同於作網罟以田漁事有引漢書厤志。

5. 庖犧氏作八卦以通神明類萬物,被視為文字之起源之一 (?文獻),那麼再作書契以代結繩之政所指似與文字無涉,而在於其用?在三皇本紀講神農一段稱其「以日中為市」,書契之用與制市之前後我是覺得有點矛盾。再者,書契與文字的關係如何?似還需深論。

 

《》『』「」【】

Saturday, March 24, 2012

動物、植物之稱始源

[2012.03.25] 讀到 《武英殿十三經注疏》本中 《 周易》孔穎達正義,繫辭下,云: 「地之宜者,若周禮五土、動物、植物各有所宜是也。」唐代的孔穎達便已提及,而且乃引 《周禮》 。

《周禮/地官司徒》:
土會之法五地之物生:一曰山林,其動物宜毛物,其植物宜阜物,其民毛而方。二曰川澤,其動物宜鱗物,其植物宜膏物,其民黑而津。三曰丘陵,其動物宜羽物,其植物宜核物,其民專而長。四曰墳衍,其動物宜介物,其植物宜莢物,其民皙而瘠。五曰原隰,其動物宜祼物,其植物宜叢物,其民豐肉而庳。 

五土似乎有多種解釋 (暫作此另為文考探)
孔穎達《禮記/郊特牲》正義曰 (此似是鄭康成之說):「『而社稷大牢』者,社,五土總神。稷,是原隰之神,功及於人,人賴其功,故以大牢報祭,其牲則黝色。」
又曰:「 『社祭土而主陰氣也』者,土,謂五土,山林、川澤、丘陵、墳衍、原隰也,以時祭之,故云社祭土。 」

==討論==
1. 似乎還沒看過有人引周禮上的敍述來說古中國的生態體系之觀察記錄。而此條便似是極明顯的一則。



【】《》『』「」

Friday, March 23, 2012

圖書收藏~晚清四大藏書家

[2012.03.24] 發現 《 維基百科》上有【晚清四大藏書家】一詞,但似未予清楚說明。此四大家分別為:
  1. 陸心源 (1838年~1894年) 之「皕宋樓」:皕音  ㄅ|ˋ,指所藏多為宋版書。 陸心源共起三樓藏書,另有「十萬卷樓」、「守先閣」,共有藏書過十五萬卷之數。
  2. 瞿紹基之「鐵琴銅劍樓」
  3. 楊以增之「海源閣」
  4. 丁氏兄弟之「八千卷樓」 

==討論==
1. 立此條乃因於藏書一事。古來的藏書之行應再多加研究,如漢稱【祕府】,在漢以前?特別是先秦?而自漢至明清一代,經過印刷術的改進,書籍的普遍化,例如李冶 (李治) 所稱的俗本、善本之源流?
2. 旁及:石經、帛書、簡牘..........
3. 雜思:現代所發掘出的古代【文字載體】,似乎多是保存狀況良好而能歷千年不朽地留存下來,毁書之行最被眾指的是秦王焚書,但在歷史上從書的角度來看,最為慘烈的似乎都是戰爭之犠牲品,最終能留下的 (?) 似乎多靠鑿壁、掘墳所得?原本不太有興趣的如敦煌、其他之地的石窟所保存下的文書現在亦不得不加以注意,特別是這些稍晚 (漢後宋前) 的文字流傳方式。 


《》『』「」【】()

字源:白、百、皕

[2012.03.24] 在查皕 (陸心源皕宋樓) 時,發現古字 (小篆以前) 的使用邏輯或是我未來該注意的一個重點。皕字為二百,其字簡單重百,然而說文對百字的解釋可以扯到白,而在白字的解釋裡純指顏色,此便值得推敲 (因為不太懂故留此待查)。當然,其後世字書對其注音的源流太複雜,另日若有心得再記。由於見到【白】字之源為顏色,或許再延伸到方位之顏色的原字字源,如玄、黑、赤、青等。


【百】 
《說文/大徐本》十十也。从一白。數,十百爲一貫。相章也。𦣻,古文百从自。 
《說文/段注本》十十也。从一白。博陌切。五部。數。句。十十爲一百。百白也。白,告白也。此說从白之意。數長於百。可以䛐言白人也。各本脫此八字。依韵會補。十百爲一貫。貫章也。此類舉之。百白㬪韵。貫章雙聲。章,明也。數大於千。盈貫章明也。各本下貫譌相。依韵會正

【白】
《說文/大徐本》 西方色也。陰用事,物色白。从入合二。二,陰數。凡白之屬皆从白。𦣺,古文白。 
《說文/段注本》 西方色也。侌用事。物色白。从入合二。出者陽也。入者陰也。故从入。二,侌數。說从二之恉。旁陌切。古音在五部。凡白之屬皆从白。


==討論==
1. 依《漢典》所著錄之字源字形,【白】【百】的小篆已生歧異。
2. 【白】在說文釋義時涉及了方術之語,需再探究。許慎說【白】從入合二,此與【百】字之字形相合,反而在【白】字所列之小篆似已經簡化?


《》『』「」【】()

鳥的讀音

[2012.03.23] 鳥,由於 「國語」的教育,一直以為讀作 「ㄉ|ㄠˇ」是罵人的話,而 「ㄋ|ㄠˇ」 才是正音。其實到了後來才有了個觀念,罵人的話,不過是拿了與性有關的事物來逞一時之快,加上語氣上的修飾或強調,積久了,原意被忽略,而成為罵人的專語。

下列著錄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網路版)》裡的解釋:
ㄋ|ㄠˇ 】1. 脊椎動物門的一個大類。卵生,體溫恆定,全身被羽毛。嘴內無齒,用肺呼吸。前肢變化為翅膀,能飛行,後肢為腳,用以行走或站立。一般鳥類均會飛翔,但亦有雙翼退化不能飛的,如雞、鴨、鵝、駝鳥等。種類繁多,遍布世界各地。ㄋ|ㄠˇ 】 2. 二一四部首之一。  
ㄉ|ㄠˇ】1. 男性的生殖器。同「屌」。明.馮夢龍.古今譚概.卷十七.容悅部.洗鳥:「大學士萬安老而陰痿,徽人倪進賢以藥劑湯洗之,得為庶吉士,授御史。時人目為洗鳥御史。」ㄉ|ㄠˇ2.罵人的粗穢語。水滸傳.第三十五回:「不換便罷,沒可得鳥嚇他!」 
基本上,原本就是一字一音,指的是羽類,經過延伸引用,成為粗俗俚語,亦應同原本的鳥類之唸法,不知為何要別出一個「ㄉ|ㄠˇ」的唸法?且,「ㄉ|ㄠˇ」音實是古音。若是以定義而言,俗話裡說悶出個鳥來,應作「ㄉ|ㄠˇ」或「ㄋ|ㄠˇ」 ,似乎還是多作「ㄋ|ㄠˇ」 音,理由很單純,正說是有羽毛的鳥,邪說便可指男人生殖器,而此字的俚俗用法便在任何愛加在句子哪裡就加在哪裡,純是言者圖個說粗話的暢意。

旁錄一則金朝李治 (李冶) 《敬齋古今黈/卷九》的一則,亦已釋於其中。

魏明帝大修宮室。至使公卿負土。董尋上疏諫曰。陛下既尊羣臣。而使穿方負土。面目垢黑。沾體塗足。衣冠了鳥。毀國之光以崇無益。甚無謂也。 
穿方者、穿土為方也。黃帝九章。五曰商功。以御功程積實。其術皆以立方定率。穿土為方。則穿空作立方以程功也。又「衣冠了鳥」。了鳥當並音去聲。今世俗人謂腰膂四支不相收拾者謂之了鳥。即此語也。音料掉


【】《》『』「」

Thursday, March 1, 2012

荷葉裹飯

[2012.03.02] 不知如何題名,後直以言其事,荷葉裹飯。這裡的飯是講麥屑製成,以荷葉裹成,單位稱裹。典故出自己佚之書 《三國典略》,作者是唐玄宗時的丘悅。清季學者予以重輯而成。下文 錄自《太平御覽/卷九百九十九》。


《三國典略》曰:齊師伐梁,梁以糧運不繼,調市人饋軍建康,令孔奐以麥屑為飯,用荷葉裹之。一宿之間,得數萬裹。

==討論==
1. 以荷葉裏食應該起源甚早。不過這是第一個看到的文獻言之。(?)
2. 粽之稱不知始自何時?


《》『』「」【】()

蕭斧

[2012.03.01] 蕭斧,這句出自雍門周之口的名言,在後代似常被引用。原來我想錯了(?) 我以為士人所用的蕭要利斧以取之,故言蕭斧,這是望文生義,跟抱朴子說的俗人一樣,【俗人】以為方子裡的覆盆是瓦具,有通病。


《說苑》曰:雍門周對孟常君曰:「夫以秦楚之強,而報於弱薛,譬猶磨蕭斧而伐朝菌也。」



南宋 姚寬卻提出疑問:

齊斧
齊斧。虞喜志林:「齊,側階切。凡師出,齊戒入廟受斧,故云齊也。」陳琳云:「腰領不足以膏齊斧。」服虔注云:「易:『喪其資斧。』」張晏云:「斧,鉞也,以整齊天下。」應劭云:「齊,利也。蕭斧,或云越斧也。」淮南子云:「磨蕭斧以伐朝菌。」蕭之義未詳。太平御覽引漢書王莽傳:「喪其齊斧。」音齋。
《》『』「」【】()

中國的雨衣

[2012.03.01] 之前曾有過雨衣雨傘是誰發明的之問,雨傘只找到了英國人, 《 維基百科》保守地說是英國第一個撐傘的人,而不言他發明今日之傘。
左傳的這個故事是在《太平御覽》上看到的,查了一下,暫無從查後人之注解。而《太平御覽》亦錄注言稱制為雨衣。
找了一下字典,似乎皆無涉及此解?


《左傳/哀公》 二十七年夏四月,有一段講晉荀瑤帥師伐鄭的事件,有句 「成子衣「制」杖戈.立於阪上」 。

又:《太平御覽/卷九九七》莎部:「《廣志》曰,莎可以為【雨衣】。」暫以此句作為最早的雨衣之稱,左傳則需核對。


還有一條是拿來恥笑唐太宗的,宋 田錫上書皇帝有句很漂亮的話:「漢武帝躬秉武節,登單於之台;唐太宗手結【雨衣】,伐遼東之國:則是舍近謀遠也。」
唐太宗的手結雨衣在《資治通鑑》太宗貞觀十九年:「車駕發定州,親佩弓矢,手結【雨衣】於鞍後。」

提到材質的暫只見宋 莊季裕《雞肋編》提到:「河東食大麻油,氣臭,與荏子皆堪作【雨衣】。」此是相對前段提的胡麻。這裡他說河東人堪作雨衣的材料是大麻與荏 (荏子以榨油,荏又名蘇)。不知取何部位?這是宋朝時的雨衣。



值得思考的是當時的軍人所配為弓矢,而雨衣需結於鞍後,大前提是,這是騎兵。
比照《左傳》的陳成子(?),他們都是一下大雨就有雨衣,所以雨衣至少是隨馬的配備?


關於上述這點在清朝的姚元之、趙翼《竹葉亭雜記/卷二》便詳實地描述一支滿大兵:雨衣與帳房、窩舖、弓箭罩合稱。
又馬兵關支草料多有克扣短少,至驛遞缺馬,亦借營兵應付,是以馬皆骨立,鞭策不前。又器械如:弓箭、刀槍、盔甲、火器等項,俱鈍敝朽壞。至於帳房、窩鋪、雨衣、弓箭罩從未見備。又春秋兩操之法竟不舉行,將不知分合奇正之勢,兵不知坐作進退之法。徒空國幣而竭民膏,雖有百萬之眾,亦屬何益。

下列是錄自清 魏源《海國圖誌/暹羅國》:清代的雨衣原來長得像泰國的某些官長服制。不過未提及其製作材料之類的資訊。

謝清高《海錄》曰:暹羅國在柬埔寨之西,縱橫數千裏,西北與緬甸接壤,國大而民富庶。船由港口入內河,西行至國都,約千餘裏。夾岸林木蔥蘢,田疇互錯,時有樓台,下臨水際。猿鳥號鳴,相續不絕。男女俱上裸,男以幅布圍下體,女則被裙。官長衣制,與中國雨衣略同。以色辨貴賤,紅者為上。右臂俱刺文。王則衣文彩,繡佛像其上,飛金貼身首,器皆以金。陸乘象輦,水乘龍舟。



另,用來禦雨的還有笠,《爾雅》曰:臺,夫須。郭璞注云:「鄭箋《詩》云:臺可以為禦雨笠。」

即是漢朝時已用臺來製造【禦雨笠】。


《毛詩義疏》曰:舊說莎草也,可為蓑笠,故曰臺笠緇撮。或云臺草有皮,堅細滑致,可為簦笠。南土多有。[此條錄自太平御]

這裡多了一個資訊,此類於莎草之物,南土多有。







《》『』「」【】()

Wednesday, February 29, 2012

乖戾,原來這是有原字的:弻戾

[2012.02.29] 第一次碰到 【盭】 這個字,一是特別難寫,原來便是所謂 【乖戾】 的原字。
著錄於此是因為此字太難了,連段玉裁都要別出一番考證,而較之大徐本有所發明。
我的問題主要在段玉裁的說明:
1. 言「此乖戾正字」,看來應相對於「弻戾」而言,但似乎讀法相差太大?
2.  被大徐省掉的這五個字「𥂱,了戾之也」的解說我就都有看沒有懂了 。完全不懂 「𥂱」及  「了戾」的意思。[ arthur's note: 這裡出現的亂碼請參閱《漢典》裡的原文。] 

《說文》大徐本:
戾也。从弦省,从盩。讀若戾。郎計切〖注〗臣鉉等曰:盩者,擊辠人見血也,弻戾之意。
[ arthur's note: 弻 字大徐本及段注本皆作{弓弓百}而非{弓百弓},百如丙字加一橫,此字現作弼]

《說文》段注:
弻戾也。按此乖戾正字。今則戾行而𥃎廢矣。戾謂犬出戶下而身曲戾。其意略近。故以戾釋𥃊。史記,漢書多用𥃎字。从弦省,从𥂱。此會意字。𥂱,了戾之也。大徐𠛹此五字。小徐𥂱作𥃎。了作引。今正。了戾雙聲字。淮南原道訓注曰:抮𨋭,了戾也。方言。軫,戾也。注謂相了戾也。王砅注素問,段成式酉陽襍組皆用了戾。許意山曲曰盩。水曲曰庢。扶風有盩庢縣,取此義。是盩有詘曲之意。故此篆从盩。非用引擊之意也。今淮南注了戾。道藏不誤。而俗刻作引戾。正與此誤同。讀若戾。郎計切。十五部


《》『』「」【】()

台語:葉片的midrib

[2012.02.20] 第一次注意到海帶芽竟有"中肋",推論應是blade 中央有近似葉主脈之構造,可能是支持作用。另一個可能性是演化成葉片時,由此處向外平面化而留下的遺跡。

讀音作"中間一个nja" (如此而已之njaˇ-nja 之第二個字之音調)

辠,原罪字~~改字首例

[2012.02.29] "改字" 自秦始,其字為罪/辠。




說文大徐本:
犯法也。从辛从自,言辠人蹙鼻苦辛之憂。秦以辠似皇字,改爲罪。徂賄切〖注〗臣鉉等曰:言自古者以爲鼻字,故从自。

說文段注:
犯灋也。从辛自。辛自,卽酸鼻也。徂賄切。十五部。言辠人戚鼻苦辛之𢝊。戚今之蹙字。此釋从辛自之恉。秦㠯辠佀皇字。改爲罪。此志改字之始也。古有叚借而無改字。罪本訓捕魚竹网。从网,非聲。始?易形聲爲會意。而漢後經典多從之。非古也。
(見異體字字典漢典)





Friday, February 24, 2012

粳字的念法

[2012.02.24] 這是一篇游修齡教授的網路文章 (?收在《中國農業歷史和文化》網,原是《荊楚網》的實習記者文字)。討論【粳】字的讀法,說新華字典錯是張啟發。但我比較有興趣的是武漢大學萬獻初的說法。文末依記者文,萬獻初認為「念(jīng)更合乎时代发展是個有趣的現象。


標題:《中科院院士质疑新华字典“粳”字音标错了》

時間:2011.03.10 (2011.03.08指出?)

網址:http://www.agri-history.net/news/201104101.htm

內容提要:(原記者措詞可能被 arthur 修改以讓文意通暢)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中科院院士张启发稱:听到别人把粳(gěng)读成粳(jīng),就很心痛。

《新华字典》上写的是‘粳’读jīng。

张启发
  • 从研究的结果看,有geng、gang、jiang等四种读法是合理的。相反,他认为jīng的读音是没有合理根据。(arthur's note: 文中僅列三個讀法,(gěng)也算是一種?)
  • gěng这一读音延续了几千年,中国的农民也都读这个音。(arthur's note: 不知此說的根據?是說至少自許慎以來便作gěng音?但單從「古行切」無法斷定現行的四音系統。行字為戶庚切,庚字為「古行切」,適與粳字注同音。但這種反切法無法確定古音庚(=粳音) 字音作何?) (不知張教授何所知:gěng之讀音延續幾千年?又中國的農民都讀這個音的"事實"如何觀察得到?)
  • (總結來說) 地不分南北,水稻人没有读jīng者。”对于延续了几千年gěng的读音,张启发认为以水稻为研究对象的水稻人不应读错。

武汉大学文学院语言文字学教授万献初
  • 清代之前没有“j”这个音,“j”音是此后汉字音变的产物。之前“j”音一般读“g”音。因此才出现了“粳”读(gěng)或(jīng)的争论。 (arthur's note: 這個由專家說出的話,目前無可反駁,但直覺似不然?以"濟"為例,非作 j 音乎?又,定代為清代之前不知所據?元明的官話是否仍以北京話為主?)
  • (古字書) 对汉字发音采用反切标注法,...... 《康熙字典》集合前代多种韵书 ...... 张院士研究出的四种读法是有可能的。 (arthur's note: 萬教授的說法蓋未查書便出此論,《康熙字典》僅列《集韻》之注音。)
  • 一个字的读音,和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等因素有关,不能一概而论。就‘粳’来说,念(gěng)或(jīng)都有道理,但念(jīng)更合乎时代发展(arthur's note: 雖然我贊同萬教授的說法,但是,若推其源由,歷史上更深層的文化底蘊,探究其讀音便是探究其當時 (或漢、或唐宋,或先秦) 名物乃至文化影響上一個重要的基準,特別是漢前的文字諸多音形借假的現象,探究某一時代的念法可以釐清在文字之外的層面的影響,且可見不同的時代變遷之跡。)

==討論==
1. 《漢典》中【粳】字在其《康熙字典》分頁 (tab):
《集韻》居行切,音庚。(arthur's note: 此或是張教授所謂四種讀法之二、三:geng、gang讀法的來源?)
《玉篇》稻不黏者。
《爾雅·釋草疏》秔糯甚相類,黏不黏爲異。
《周禮·天官·食醬註》稌稉也。
《梁·庾肩吾集》有《謝賚粳米啓》。
《韻會補》粳,俗秔字。

2. 《說文》:稻屬。从禾亢聲。稉,秔或从更聲。古行切

《說文解字注》:段玉裁注文 (摘錄):
  • 「稻有至黏者,【稬】是也。有次黏者,【稉】是也。有不黏者,【稴】是也。」(arthur's note: 這個【稴】字的唸同樣也是一筆"官話"異於古的難題,字段玉裁還不認為有問題,【稴】字段玉裁就猜起了它的讀音。【稬】或作穤/糯,。)「稉與稴爲飯。稬以釀酒,爲餌餈。今與古同矣。」
  • 「散文稉亦偁稻。對文則別。《魏都賦》:『水澍稉稌,陸蒔稷黍。』《蜀都賦》:『黍稷油油,稉稻莫莫。』皆稉稻並舉。」
  • 「《本艸經》秔米稻米殊用。陶貞白乃不能分別。其亦異矣。」
  •  粳 (或稉,小篆) 俗秔「更聲也。陸德明曰:稉與粳皆俗秔字。」(arthur's note: 陸元朗 (552-627),唐代的文字學家。)

3. (台灣)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粳】
讀音 (國字在文言詞裡的讀法):ㄍㄥ(gēng
語音 (字在口語中所念的音。相對於讀音而言):ㄐ|ㄥ(jīng

4. arthur 以為,現在的念法應如ㄍㄥ,或念ㄐ|ㄥ亦無關緊要,這便是萬獻初的概念。但若要探究其文化底蘊,【稉】字自有其明清之前大不同於現今的唸法。在段玉裁【秔】字的注文裡便探討了【屬】、【別】的差異,體現在「散文稉亦偁稻,對文則別」的說法上,這裡未深究。關於張教授、萬教授的說法,皆腳註 (作:arthur's note)於前列諸條之中。











《》『』「」【】

Sunday, February 19, 2012

二十八宿~01

[2012.02.17] 二十八宿的源流久遠,星家多探討其意義,但究其源流究竟如何?
維基百科實在寫得太少,留下太多疑問,就此開始收集整理,大致有形後再整理到方技去。

下列是維基百科的摘要:
1. 二十八宿又稱為二十八舍二十八星
2. 定義為:古代中國將黃道及天赤道附近的天區劃分為二十八個區域。
3. 由來。這一段寫得不明所以,附於下:
上古時代,中國夏商周時,以農開國,以農曆計算、月亮圍繞地球自轉一周約為每月廿八日。日間觀天,以太陽為對象。晚間以天宮為對象;這是因為月亮以地球為中心,沒有對應價值。月球每天經過一區(稱为“宿”或“舍”),二十八天環繞地球一周。二十八宿又分為四组,每组七宿,與東西南北四個方位和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種動物形象相配,稱為四象。
4. 在周朝初期著作《周禮》中已能發現二十八宿部分宿名,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完备了。
5. 有关二十八宿及四象的记载,最早见于《史記》。
6. 1978年考古学家在湖北随州战国曾侯乙墓的墓葬中,出土了绘有二十八宿图像的漆箱盖。
7. 分組與動物搭配?此處列出二十八宿分屬之四方與四象,且二十八宿皆再配以動物。另一表則以《淮南子/天文訓》所謂九野區分繪表。


==討論==

0.0 《淮南子/天文訓》之【二十八宿】 (括弧中為現常用名稱),前附之天名為【九野】:對照《維基百科》上的《二十八宿中西星名對照表》,有個奇特的現象,虛、壁只有二顆星代表,而牛、參 (皆12顆)、奎 (16顆)、井 (15顆)、翼 (17顆)。

  • 中央曰鈞天,其星
  • 東方曰蒼天,其星
  • 東北曰變天,其星牽牛 (牛)。
  • 北方曰玄天,其星須女 (女)、營室 (室)。
  • 西北方曰幽天,其星東壁 (壁)、
  • 西方曰顥天,其星
  • 西南方曰朱天,其星觜嶲 (觜)、東井 (井)。
  • 南方曰炎天,其星輿鬼 (鬼)、七星 (星)。
  • 東南方曰陽天,其星


1.0 最早出現 【二十八舍】 的文獻:
1.1《史記/律書》漢,司馬遷 (BC145~BC86)
《書》曰[七正],二十八舍。律歷,天所以通五行八正之氣,天所以成孰萬物也。舍者,日月所舍。舍者,舒氣也。
1.2《史記/天官書》 漢,司馬遷
二十八舍主十二州,斗秉兼之,所從來久矣。秦之疆也,候在太白,占於狼、弧。吳、楚之疆,候在熒惑,占於鳥衡。燕、齊之疆,候在辰星,占於虛、危。宋、鄭之疆,候在歲星,占於房、心。晉之疆,亦候在辰星,占於參罰。
1.3《論衡/感虛》 東漢 王充 (27~97)。此處典故已見《淮南子/覽冥訓》,王充之譏亦可略見二十八宿在當時的知識。宋景公事典出《史記/宋微子世家》景公三十七年,史記稱「度」。
傳書言:魯公與韓戰,戰酣日暮,公援戈而麾之,日為之反三舍。
此言虛也。凡人能以精誠感動天,專心一意,委務積神,精通於天,天為變動,然尚未可謂然。公志在戰,為日暮一麾,安能令日反?使聖人麾日,日終之反。公何人,而使日反乎!《鴻範》曰:「星有好風,星有好雨。日月之行,則有冬有夏。月之從星,則有風雨。」夫星與日月同精,日月不從星,星輒復變。明日月行有常度,不得從星之好惡也,安得從公之所欲?星之在天也,為日月舍,猶地有郵亭,為長吏廨也。二十八舍有分度,一舍十度,或增或減。
言日反三舍,乃三十度也。日,日行一度。一麾之間,反三十日時所在度也。如謂舍為度,三度亦三日行也。一麾之間,令日卻三日也。宋景公推誠,出三善言,熒惑徙三舍。實論者猶謂之虛。公爭鬥,惡日之暮,以此一戈麾,無誠心善言,日為之反,殆非其意哉!且日,火也,聖人麾火,終不能卻;公麾日,安能使反?或時戰時日正卯,戰迷,謂日之暮,麾之轉左,曲道日若卻。世好神怪,因謂之反,不道所謂也。
2.0 「古代中國將黃道及天赤道附近的天區劃分為二十八個區域」這句話不知真假,但至少到了淮南子時,講求的天之分維云云,未曾提到黃道,那麼黃道自是另一個概念與來源。這裡可能出現一個基本問題,古人是如何觀星的。其實在淮南子裡已提到了「正朝夕」之法。古人實際觀察記錄日月星辰的方法還需要再整理

3.0 維基百科的二十八宿,在這個段落寫得很莫名。
3.1 這裡暫無法討論【象】的意義,特別是這個字在方技中是個很基本、但又極抽象 (例如與「抽象」一詞的「象」字在意涵似極不同。)是故,段落中蓋不得已只列述一句四象,代表東西南北,二十八宿便分屬這四個方位。若是以此概分,又很怪,因為若以方位言,自可以另選其他更合適位置的星體(星座)來當作方位,「將黃道及天赤道附近的天區劃分為二十八個區域」似是一條帶狀,如何搭配上東西南北四個方位?
3.2 「上古時代,中國夏商周時,以農開國,以農曆計算、月亮圍繞地球自轉一周約為每月廿八日」:古代不知有無【農曆】一辭?曆法多變,特別是改朝換代,經過一段特定時間後,『先假設』古人觀察不若後代精準,故推時頒曆是個必要的措施。有名的 (或許也是不精確地說) 曆法有夏曆、周曆、秦曆、太初曆等等 (?)。粗略地說,現在用的【農曆】是夏曆,或者接近夏曆 (?)。
3.3 古代觀察"天體"的對象是哪些?依《淮南子/天文訓》大概是:天、地;日月星辰 (星有五星,這些天體的位階與水潦塵埃同);再者是地面上的【氣象】。欲觀察它們的運行,便產生了天 (天殼) 上的分度,星分度,應即是所謂二十八宿,這二十八宿的實用意義上是個天殼上的刻度,加上東西南北等方位,並與之對應於地上的郡國 (?)。不太清楚這裡講的月球每日經過一區 (一舍) 是否正確?因為這二十八舍只是約略十度 (360度,一度一日),查驗過現代的"羅盤"其分度便與淮南子同。這裡提醒了另一個問題,古人看不到星體的時候怎麼辦?
當然不是駝鳥般地認為太陽在暘谷洗澡這麼簡單。相對應的宇宙觀便是後人多所討論的天殼。

4. 《周禮》中出現的二十八宿:維基百科述周禮有部份星名可能是引用錯誤(亦未言明出處),實則查周禮中並無二十八宿之星名,但多次提到二十八星:
春官:馮相氏掌二十有八星位、硩蔟氏掌以方書二十八有星之號縣其巢上 (夭鳥之巢)。冬官:蓋弓二十有八,以象星也。

5. 《史記》裡的二十八宿與四象的記載:《淮南子/天文訓》在講五星時,并列了五個方位,指星為五方 (東西南北及中央) 之神,並言明其獸,分別為蒼龍、白虎、朱鳥、玄武、黃龍。而以年代來論,《史記》似乎略晚於《淮南子》,司馬遷西元前145~前86,劉安為前179~前122。且《史記/天官書》所載乃依斗位於中宮,其四方之宮位:東宮蒼龍、南宮朱鳥、西宮咸池....參為白虎,北宮玄武。據此稱四象是否稱得過還待深究。四象之名,在宋玉寫九辯時已出現朱雀、蒼龍。這個四象應另外探討。

6. 這件號稱目前世界最早的天文圖云云,"最早"不是我關注的重點,而是它代表的,戰國時已完整的二十八星宿。
7. 配以二十八種動物應較後代的事了,似已超乎我關注的範圍,暫不理會。






《》『』「」【】

Friday, February 17, 2012

料峭

[2012.02.17] 【料峭】,二字無奇,奇在二字逗在一起便成了個奇怪的用語,遍查只得唐詩乃最早出現此詞,在宋代則蘇軾、歐陽修等人多次用在詞裡。

根據中國哲學電子書計劃,搜尋料峭一詞,共有5筆:

1. 《金瓶梅/清明節寡婦上新墳,永福寺夫人逢故主》:
一年四季,無過春天,最好景緻。日謂之麗日,風謂之和風,吹柳眼,綻花心,拂香塵。天色暖,謂之暄。天色寒,謂之料峭騎的馬,謂之寶馬。坐的轎,謂之香車。行的路,謂之芳徑。地下飛的塵,謂之香塵。千花發蕊,萬草生芽,謂之春信。

2. 唐 陸龜蒙 (?~881,蘇州吳縣) 《記事》:出自清 《全唐詩/卷六一九》,此為其中一段。
緘書寄城內,搪突無以況。料峭採蓮船,縱橫簸天浪。

3. 唐 陸龜蒙《奉和襲美開元寺客省早景即事次韻》:出自清 《全唐詩/卷六二四》
日上罘罳疊影紅,一聲清梵萬緣空。褵褷滿地貝多雪,料峭入樓於闐風。水榭初抽寥泬思,作窗猶掛夢魂中。

4. 唐 陸龜蒙《京口》:出自清 《全唐詩/卷六二四》
江幹古渡傷離情,斷山零落春潮平。東風料峭客帆遠,
落葉夕陽天際明。戰舸昔浮千騎去,釣舟今載一翁輕。

5. 唐 韓偓 (844~923,京兆萬年)《清興》:出自清 《全唐詩/卷六八一》
陰沈天氣連翩醉,摘索花枝料峭寒。擁鼻繞廊吟看雨,不知遺卻竹皮冠。

* 在《教育部國語辭典》裡引用的是蘇軾《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不懂音韻,但顯然其意境、文字皆脫俗,是首填得很好的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靴、輕勝馬,誰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載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討論==
1. 不意【料峭】此詞僅能追到晚唐,但這麼多人使用,必有其源流?特別是宋(元明)清際,蓋因文人持詩集習得?
2. 原想要看這些文人是否受了語言/方言的影響?但單是唐末的陸龜蒙與韓渥便無此種因由。
3. 由於唐詩的關係,勢必有新詞、流行的話語(?)進入文學、韻文的詞庫裡,這算不算上是一例?
4. 探究其源流,但仍不清楚,這個詞的使用與其單字的關係。先不談「料峭採蓮船」,其餘的【料峭】概指春日風寒之意,那麼料字何解?峭字何解?是否可以說料字為想來如何云云,而峭字便是冷峭,即指(春天)天冷,又非如冬之酷寒?



《》『』「」【】

Friday, February 3, 2012

[2012.02.03] 妙這個字,最常見大概都是用來形容女子之少,女子之好,再引而為好。因此字典裡的主要意義為「神奇、美好、有趣」等。

發現有怪奇之處在 《淮南子/天文訓》裡講到:元氣之「清妙之合專易,重濁之凝竭難」,由此而天地各自生成 。

張雙棣 (1997,249頁)引馬宗霍云:說文女部無妙字,目部有眇,訓一目小也。
張雙棣在此箋釋所引的例子有:
1. 老子第一章:「常無欲以觀其妙」王弼注云:「妙者,微之極也。」
2. 呂氏春秋審分篇「所知者妙矣」,高誘注云:「妙,微也。」
3. 漢書藝文志:「樂尤微眇」,顏師古注云:「眇亦讀妙。」



在查漢典的康熙字典時,釋義便會不分古今,不過還是著錄所引文獻於此,或者有藉用之處。例如,從小之義,某些字句便得重新檢視,如下列之 「神妙」 之說。


漢典/妙
1.《廣韻》《集韻》《正韻》𠀤彌笑切,音廟。神妙也。
《易·說卦》神也者,妙萬物而爲言者也。
《老子·道德經》衆妙之門。
《莊子·寓言篇》自吾聞子之言,九年而大妙。
《劉劭人物志》尤妙之人,含精于內,外無飾姿。
2. 又少年也。
《杜甫詩》明公獨妙年。
3. 又纖媚也。
《前漢·李夫人傳》妙麗善舞。
4. 又姓。見《姓苑》。

5. 又《集韻》弭沼切。與眇通。
6. 嫽妙,女貌。
《漢·三老袁君𥓓》朕以妙身,襲表繼業。
7. 別作玅𢆷。




《》『』「」【】

Tuesday, January 31, 2012

[2012.01.31] 緣自見到 【犀牛照角】一詞。此應是閩南語的一個成語,意指眼得見近而難以攫獲,即 「乾瞪眼」 意。

而 【犀照】 一詞出自晉書,指用犀角燃照,可見水底異物,語出 《晉書˙卷六十七˙溫嶠傳》 。 《 晉書》特別指出他使用犀角的方式,先知人云牛渚磯之水 「下多怪物」 ,他便 「 毀犀角而照之 」 ,這天晚上便有 「 人」到夢裡抱怨幽明不同道,何意取犀角相照了。後世便皆以言 「燃溫嶠之靈犀,怪無微而不照」之意(鄭板橋揚州竹枝詞序)。 

值得另提是晉書裡留下了一則不明白的說法(當然可以說我牽強附會):他死後先是葬於豫章,皇帝感其勳德,要另造大墓於晉元、明二帝陵北,陶侃上書止,曰: 「願陛下慈恩,停其移葬,使嶠棺柩無風波之危,魂靈安於後土。」這裡提的風波之危是否有特指水上之事?

朝議將留輔政,嶠以導先帝所任,固辭還籓。複以京邑荒殘,資用不給,嶠借資蓄,具器用,而後旋于武昌,至牛渚磯,水深不可測,世雲其下多怪物,嶠遂毀犀角而照之。須臾,見水族覆火,奇形異狀,或乘馬車著赤衣者。嶠其夜夢人謂己曰:「與君幽明道別,何意相照也?」意甚惡之。嶠先有齒疾,至是拔之,因中風,至鎮未旬而卒,時年四十二。
與犀有關的還有一個常用的名詞,【靈犀】,最有名的當然是李商隱《無題》詩 (昨夜星辰昨夜風):「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但究竟【靈犀】 是指何物?何意?


金瓶梅裡數度提到【靈犀】,講的約略是男人的性緻之意。這個要再深究。但亦有指女的,如《賽花鈴》、《禪真逸史》(指心意,或是性事)等。


《漢典》的解釋落落長,暫錄於此:台灣教育部詞典意略同,但二者皆未言明所謂舊說犀角白紋事?
(1).犀牛角。相传犀角有种种灵异的作用,如镇妖、解毒、分水等,故称。 唐 韩偓 《八月六日作》诗之四:“威凤鬼应遮矢射,灵犀天与隔埃尘。” 宋 欧阳修 《再和圣俞见答》:“如其所得自勤苦,何惮入海求灵犀。” 宁调元 《秋兴用草堂韵》:“分波终仗灵犀力,填海犹存精卫心。”
(2).旧说犀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感应灵敏。因用以比喻两心相通。 唐 李商隐 《无题》诗之一:“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宋 张孝祥 《减字木兰花》词:“玉立娉婷,一点灵犀寄目成。”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四折:“没揣的灵犀一点潜相引,便一似生箇身外身。” 明 王玉峰 《焚香记·盟誓》:“但得皆如意,两情称。始信一点灵犀,诚通海神。”




《》『』「」【】

Thursday, January 5, 2012

乞,一字兩義相反

[2012.01.05] 其實這種字應該還不少,而且有其特定的流行使用時期。習慣是指求的意思,但古書裡有給予之意。

《漢典》 裡提到 《康熙字典》 裡有這個解釋,我則是因為 《太平御覽》 裡收錄了 《宋書》(南朝) 的一則柳元景事而遇到。

柳元景為三公時,在朝勳貴多事產業,唯元景獨無所營。南岸有數十畝菜,得錢三萬還宅,元景怒曰:「我立此園菜,以供家啖耳!乃復賣以取錢,奪百姓之利耶?」乃以錢【】守園人
康熙字典》的相關內容摘錄:
  • 又《集韻》丘旣切《正韻》去冀切,並音器。凡與人物,亦曰乞。《註》音氣。
  • 《前漢·朱買臣傳》吏卒更乞匃之。
  • 《晉書·謝安傳》謂甥羊曇曰:以墅乞汝。
  • (arthur註  『並音器』 之 【 並】字,字典中作{大大上一下},此無法顯示?根據說文,此字為二立併成之字,段玉裁說並、併二篆為轉注。2012.0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