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實在寫得太少,留下太多疑問,就此開始收集整理,大致有形後再整理到方技去。
下列是維基百科的摘要:
1. 二十八宿又稱為二十八舍、二十八星。
2. 定義為:古代中國將黃道及天赤道附近的天區劃分為二十八個區域。
3. 由來。這一段寫得不明所以,附於下:
上古時代,中國夏商周時,以農開國,以農曆計算、月亮圍繞地球自轉一周約為每月廿八日。日間觀天,以太陽為對象。晚間以天宮為對象;這是因為月亮以地球為中心,沒有對應價值。月球每天經過一區(稱为“宿”或“舍”),二十八天環繞地球一周。二十八宿又分為四组,每组七宿,與東西南北四個方位和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種動物形象相配,稱為四象。4. 在周朝初期著作《周禮》中已能發現二十八宿部分宿名,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完备了。
5. 有关二十八宿及四象的记载,最早见于《史記》。
7. 分組與動物搭配?此處列出二十八宿分屬之四方與四象,且二十八宿皆再配以動物。另一表則以《淮南子/天文訓》所謂九野區分繪表。
==討論==
- 中央曰鈞天,其星角、亢、氐。
- 東方曰蒼天,其星房、心、尾。
- 東北曰變天,其星箕、斗、牽牛 (牛)。
- 北方曰玄天,其星須女 (女)、虛、危、營室 (室)。
- 西北方曰幽天,其星東壁 (壁)、奎、婁。
- 西方曰顥天,其星胃、昴、畢。
- 西南方曰朱天,其星觜嶲 (觜)、參、東井 (井)。
- 南方曰炎天,其星輿鬼 (鬼)、柳、七星 (星)。
- 東南方曰陽天,其星張、翼、軫。
1.0 最早出現 【二十八舍】 的文獻:
1.1《史記/律書》漢,司馬遷 (BC145~BC86)
《書》曰[七正],二十八舍。律歷,天所以通五行八正之氣,天所以成孰萬物也。舍者,日月所舍。舍者,舒氣也。1.2《史記/天官書》 漢,司馬遷
二十八舍主十二州,斗秉兼之,所從來久矣。秦之疆也,候在太白,占於狼、弧。吳、楚之疆,候在熒惑,占於鳥衡。燕、齊之疆,候在辰星,占於虛、危。宋、鄭之疆,候在歲星,占於房、心。晉之疆,亦候在辰星,占於參罰。
1.3《論衡/感虛》 東漢 王充 (27~97)。此處典故已見《淮南子/覽冥訓》,王充之譏亦可略見二十八宿在當時的知識。宋景公事典出《史記/宋微子世家》景公三十七年,史記稱「度」。
傳書言:魯公與韓戰,戰酣日暮,公援戈而麾之,日為之反三舍。
此言虛也。凡人能以精誠感動天,專心一意,委務積神,精通於天,天為變動,然尚未可謂然。公志在戰,為日暮一麾,安能令日反?使聖人麾日,日終之反。公何人,而使日反乎!《鴻範》曰:「星有好風,星有好雨。日月之行,則有冬有夏。月之從星,則有風雨。」夫星與日月同精,日月不從星,星輒復變。明日月行有常度,不得從星之好惡也,安得從公之所欲?星之在天也,為日月舍,猶地有郵亭,為長吏廨也。二十八舍有分度,一舍十度,或增或減。
言日反三舍,乃三十度也。日,日行一度。一麾之間,反三十日時所在度也。如謂舍為度,三度亦三日行也。一麾之間,令日卻三日也。宋景公推誠,出三善言,熒惑徙三舍。實論者猶謂之虛。公爭鬥,惡日之暮,以此一戈麾,無誠心善言,日為之反,殆非其意哉!且日,火也,聖人麾火,終不能卻;公麾日,安能使反?或時戰時日正卯,戰迷,謂日之暮,麾之轉左,曲道日若卻。世好神怪,因謂之反,不道所謂也。
2.0 「古代中國將黃道及天赤道附近的天區劃分為二十八個區域」這句話不知真假,但至少到了淮南子時,講求的天之分維云云,未曾提到黃道,那麼黃道自是另一個概念與來源。這裡可能出現一個基本問題,古人是如何觀星的。其實在淮南子裡已提到了「正朝夕」之法。古人實際觀察記錄日月星辰的方法還需要再整理。
3.0 維基百科的二十八宿,在這個段落寫得很莫名。
3.1 這裡暫無法討論【象】的意義,特別是這個字在方技中是個很基本、但又極抽象 (例如與「抽象」一詞的「象」字在意涵似極不同。)是故,段落中蓋不得已只列述一句四象,代表東西南北,二十八宿便分屬這四個方位。若是以此概分,又很怪,因為若以方位言,自可以另選其他更合適位置的星體(星座)來當作方位,「將黃道及天赤道附近的天區劃分為二十八個區域」似是一條帶狀,如何搭配上東西南北四個方位?
3.2 「上古時代,中國夏商周時,以農開國,以農曆計算、月亮圍繞地球自轉一周約為每月廿八日」:古代不知有無【農曆】一辭?曆法多變,特別是改朝換代,經過一段特定時間後,『先假設』古人觀察不若後代精準,故推時頒曆是個必要的措施。有名的 (或許也是不精確地說) 曆法有夏曆、周曆、秦曆、太初曆等等 (?)。粗略地說,現在用的【農曆】是夏曆,或者接近夏曆 (?)。
3.3 古代觀察"天體"的對象是哪些?依《淮南子/天文訓》大概是:天、地;日月星辰 (星有五星,這些天體的位階與水潦塵埃同);再者是地面上的【氣象】。欲觀察它們的運行,便產生了天 (天殼) 上的分度,星分度,應即是所謂二十八宿,這二十八宿的實用意義上是個天殼上的刻度,加上東西南北等方位,並與之對應於地上的郡國 (?)。不太清楚這裡講的月球每日經過一區 (一舍) 是否正確?因為這二十八舍只是約略十度 (360度,一度一日),查驗過現代的"羅盤"其分度便與淮南子同。這裡提醒了另一個問題,古人看不到星體的時候怎麼辦?
當然不是駝鳥般地認為太陽在暘谷洗澡這麼簡單。相對應的宇宙觀便是後人多所討論的天殼。
4. 《周禮》中出現的二十八宿:維基百科述周禮有部份星名可能是引用錯誤(亦未言明出處),實則查周禮中並無二十八宿之星名,但多次提到二十八星:
春官:馮相氏掌二十有八星位、硩蔟氏掌以方書二十八有星之號縣其巢上 (夭鳥之巢)。冬官:蓋弓二十有八,以象星也。
5. 《史記》裡的二十八宿與四象的記載:《淮南子/天文訓》在講五星時,并列了五個方位,指星為五方 (東西南北及中央) 之神,並言明其獸,分別為蒼龍、白虎、朱鳥、玄武、黃龍。而以年代來論,《史記》似乎略晚於《淮南子》,司馬遷西元前145~前86,劉安為前179~前122。且《史記/天官書》所載乃依斗位於中宮,其四方之宮位:東宮蒼龍、南宮朱鳥、西宮咸池....參為白虎,北宮玄武。據此稱四象是否稱得過還待深究。四象之名,在宋玉寫九辯時已出現朱雀、蒼龍。這個四象應另外探討。
6. 這件號稱目前世界最早的天文圖云云,"最早"不是我關注的重點,而是它代表的,戰國時已完整的二十八星宿。
7. 配以二十八種動物應較後代的事了,似已超乎我關注的範圍,暫不理會。
3.0 維基百科的二十八宿,在這個段落寫得很莫名。
3.1 這裡暫無法討論【象】的意義,特別是這個字在方技中是個很基本、但又極抽象 (例如與「抽象」一詞的「象」字在意涵似極不同。)是故,段落中蓋不得已只列述一句四象,代表東西南北,二十八宿便分屬這四個方位。若是以此概分,又很怪,因為若以方位言,自可以另選其他更合適位置的星體(星座)來當作方位,「將黃道及天赤道附近的天區劃分為二十八個區域」似是一條帶狀,如何搭配上東西南北四個方位?
3.2 「上古時代,中國夏商周時,以農開國,以農曆計算、月亮圍繞地球自轉一周約為每月廿八日」:古代不知有無【農曆】一辭?曆法多變,特別是改朝換代,經過一段特定時間後,『先假設』古人觀察不若後代精準,故推時頒曆是個必要的措施。有名的 (或許也是不精確地說) 曆法有夏曆、周曆、秦曆、太初曆等等 (?)。粗略地說,現在用的【農曆】是夏曆,或者接近夏曆 (?)。
3.3 古代觀察"天體"的對象是哪些?依《淮南子/天文訓》大概是:天、地;日月星辰 (星有五星,這些天體的位階與水潦塵埃同);再者是地面上的【氣象】。欲觀察它們的運行,便產生了天 (天殼) 上的分度,星分度,應即是所謂二十八宿,這二十八宿的實用意義上是個天殼上的刻度,加上東西南北等方位,並與之對應於地上的郡國 (?)。不太清楚這裡講的月球每日經過一區 (一舍) 是否正確?因為這二十八舍只是約略十度 (360度,一度一日),查驗過現代的"羅盤"其分度便與淮南子同。這裡提醒了另一個問題,古人看不到星體的時候怎麼辦?
當然不是駝鳥般地認為太陽在暘谷洗澡這麼簡單。相對應的宇宙觀便是後人多所討論的天殼。
4. 《周禮》中出現的二十八宿:維基百科述周禮有部份星名可能是引用錯誤(亦未言明出處),實則查周禮中並無二十八宿之星名,但多次提到二十八星:
春官:馮相氏掌二十有八星位、硩蔟氏掌以方書二十八有星之號縣其巢上 (夭鳥之巢)。冬官:蓋弓二十有八,以象星也。
5. 《史記》裡的二十八宿與四象的記載:《淮南子/天文訓》在講五星時,并列了五個方位,指星為五方 (東西南北及中央) 之神,並言明其獸,分別為蒼龍、白虎、朱鳥、玄武、黃龍。而以年代來論,《史記》似乎略晚於《淮南子》,司馬遷西元前145~前86,劉安為前179~前122。且《史記/天官書》所載乃依斗位於中宮,其四方之宮位:東宮蒼龍、南宮朱鳥、西宮咸池....參為白虎,北宮玄武。據此稱四象是否稱得過還待深究。四象之名,在宋玉寫九辯時已出現朱雀、蒼龍。這個四象應另外探討。
6. 這件號稱目前世界最早的天文圖云云,"最早"不是我關注的重點,而是它代表的,戰國時已完整的二十八星宿。
7. 配以二十八種動物應較後代的事了,似已超乎我關注的範圍,暫不理會。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