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November 24, 2011

孟子:取二三策

[2011.11.24] 最近對於古時與文字相關的載體/媒體有興趣。此列孟子講到的策。
[2012.03.24] 為方便搜尋本站,定義書、策、等為【文字載體】,或可擴充至其他的布帛鐘鼎碑石等物。暫稱此為準標籤。


孟子曰:「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於《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無敵於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討論:
1. 古書的基本流通方式為何?春秋戰國時,什麼人可以讀書?
2. 如果屬於某一官吏,是否可能會換不同的屬性的官位?例如司空換到司徒、司馬?
3. [2012.03.24] 古代的【藏書】方式?孟子對於《書》一經,僅願意取其二三策而已,當然是指
《書》 經乃由眾多之策組成,那麼,一策是指一條書文之竹片?

《》『』「」【】

漢書藝文志--四部名稱的起源

[2011.11.24] 本po錄存《漢書/藝文志》的幾條內容。


昔仲尼沒而微言絕,七十子喪而大義乖。故《春秋》分為五,《詩》分為四,《易》有數家之傳。戰國從衡,真偽分爭,諸子之言紛然殽亂。至秦患之,乃燔滅文章,以愚黔首。漢興,改秦之敗,大收篇籍,廣開獻書之路。迄孝武世,書缺簡脫,禮壞樂崩,聖上喟然而稱曰:「朕甚閔焉!」於是建藏書之策,置寫書之官,下及諸子傳說,皆充秘府。至成帝時,以書頗散亡,使謁者陳農求遺書於天下。詔光祿大夫劉向校經傳諸子詩賦,步兵校尉任宏校兵書,太史令尹咸校數術,侍醫李柱國校方技。每一書已,向輒條其篇目,撮其指意,錄而奏之。會向卒,哀帝復使向子侍中奉車都尉歆卒父業。歆於是總群書而奏其《七略》,故有《輯略》,有《六藝略》,有《諸子略》,有《詩賦略》,有《兵書略》,有《術數略》,有《方技略》




《易》曰:「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故《書》之所起遠矣,至孔子纂焉,上斷於堯,下訖於秦,凡百篇,而為之序,言其作意。秦燔書禁學,濟南伏生獨壁藏之。漢興亡失,求得二十九篇,以教齊魯之間。訖孝宣世,有《歐陽》、《大小夏侯氏》,立於學官。《古文尚書》者,出孔子壁中。武帝末,魯共王懷孔子宅,欲以廣其宮。而得《古文尚書》及《禮記》、《論語》、《孝經》凡數十篇,皆古字也。共王往入其宅,聞鼓琴瑟鐘磬之音,於是俱,乃止不壞。孔安國者,孔子後也,悉得其書,以考二十九篇,得多十六篇。安國獻之。遭巫蠱事,未列於學官。劉向以中古文校歐陽、大小夏侯三家經文,《酒誥》脫簡一,《召誥》脫簡二。率簡二十五字者,脫亦二十五字,簡二十二字者,脫亦二十二字,文字異者七百有餘,脫字數十。《書》者,古之號令,號令於眾,其言不立具,則聽受施行者弗曉。古文讀應爾雅,故解古今語而可知也。



討論:
1. 班固說「《書》之所起遠矣,至孔子纂焉,上斷於堯,下訖於秦,凡百篇,而為之序,言其作意。」認為書經起源久的理由是易經說河出圖,洛出書。
  • 如果依其言,書為書經,那麼圖在哪裡?
  • 閻若璩的論證裡,似乎沒有討論到脫簡之事?
  • 班固稱「古文讀應爾雅,故解古今語而可知也」那麼前賢是否有人有系統研究解析過這個題目?或者書文中不中爾雅根本無關緊要?
2. 這裡一個比較有趣的點是,特別點明了《書》的功用,是用來使聽受施行者知曉的號令之所立具。表示:
  • 內容是號令;
  • 號令被立成文字,是誰書寫的?
  • 要聽受施行者能曉,且立據,故至少有一個版本必需是要收藏在「聽受施行者」之處,似乎未發現有人探討這個部份?
  • 又,自何時起,書成為經典?
3. 班固說劉向拿歐陽、大小夏侯本來校對【中古文】,發現「《酒誥》脫簡一,《召誥》脫簡二。率簡二十五字者,脫亦二十五字,簡二十二字者,脫亦二十二字,文字異者七百有餘,脫字數十。」
  • 簡的體制有二,二十二字與二十五字。
  • 文字異者七百多字,脫字數十。文中已言有脫三簡,已有69字,再加二簡,實在符合程度極高,如果讀應爾雅不是胡臆,那麼顯見當時劉向校的中古文與當時的今文書經實相當符合。



《》『』「」【】

圖書分類--四部名稱的起源

[2011.11.24] 講古時的分部,這裡提到了王儉的分類方法。這是出自章太炎《國故論衡/中卷》討論儒者的學派/經史分類 等的"家法"。在探討源流上,頗多值得記取的資訊。著錄一段:

經與史自為部,始晉荀勖為《中經簿》,以甲乙丙丁差次,非舊法。《七略》:太史公書在《春秋》家。其後東觀仁壽閣諸校書者,若班固、傅毅之倫,未有變革。訖漢世依以第錄,雖今文諸大師,未有經史異部之錄也。今以《春秋經》不為史,自俗儒言之即可。劉逢祿、王闓運、皮錫瑞之徒,方將規摹皇漢,高世比德於十四博士,而局促於荀勖之見。荀勖分四部,本已陵雜。丙部錄《史記》,又以《皇覽》與之同次,無友紀不足以法。後生如王儉,猶規其過。(據《隋書·經籍誌》,王儉撰《七誌》:一曰經典誌,紀六藝小學史記雜傳。二曰諸子誌,紀今古諸子。三曰文翰誌,紀詩賦。四曰軍書誌,紀兵書。五曰陰陽誌,紀陰陽圖緯。六曰術藝誌,紀方技。七曰圖譜誌,紀地域及圖書。其道佛附見,合九條。然則《七誌》本同《七略》,但增圖譜道佛耳。其以六藝小學史記雜傳同名為經典誌,而出圖緯使入陰陽,卓哉!二劉以後,一人而已。)今陳荀勖之法於石渠、白虎諸老之前,非直古文師誚之,唯今文師亦安得聞是語乎?今文家所貴者,家法也。博士固不知有經史之分。則分經史者與家法不相應。
註:
註1. 《七略》為中國最早的圖書分類法。劉向劉歆父子之作。本段章太炎王儉曾規荀勖之過,把史記與皇覽並列丙部 (錄史書,見維基《七略》條)。

註2. 維基《七略》的主要內容如次:

《七略》除了〈辑略〉是学术简史外,其他六略对中国的典籍提出六种分类法,后来由于兵书渐少,最后演变为四部分类法,《黄生借书说》说:“七略四库,天子之书。”。西晋荀勖的《中经新簿》将六略改为四部,甲部录“经书”相当于〈六艺略〉,乙部录“子书”相当于〈诸子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丙部录“史书”,丁部为“诗赋”相当于〈诗赋略〉。南朝时宋人王俭在《七志》将〈诗赋略〉改为〈文翰志〉,梁阮孝绪又将之改为〈文集录〉。对此,阮孝绪在《七录序》解释:“王以《诗赋》之名,不兼餘制,故改为《文翰》。窃以为顷世文词,总谓之集,变‘翰’为‘集’,于名尤显,故序《文集录》为内篇第四。”

討論:
1. 這些文獻分類,重要的人物及歷程如下:
  • [漢] 《七略》對中國的典籍分為六類,其中扣除《輯略》為學術簡史,六略分別為:《六藝》、《諸子》、《詩賦》、《兵書》、《數術》、《方技》。
  • [西晉] 荀勖併為甲乙丙丁四部:經書、子書、史書、詩賦。
  • [南朝宋] 王儉則改《詩賦》為《文翰》。
  • [南朝梁] 阮孝緒則認為把翰字改為集於名尤顯。這應就是後世所謂的集部。
2. 由上述的分類,概可見到,在晉以前,《兵書》、《數術》、《方技》各類是相對重要的明顯區隔其他類,但自荀勖始,都被併入子書之部。雖王儉、阮孝緒等人亦依漢制,即章太炎謂之舊法,但以結果論,終是四部/四庫之名已成主流。

3. 如何分類,我關注的不是在結果,而是前人如何看待《兵書》、《數術》、《方技》這類其實在歷史中不可或缺,卻因文儒的貶抑,而似乎不顯於時?

4. 有個最近常遇見,卻似乎無人言明的,【家法】,或許需要再多注意。




參考:
維基百科:《七略


《》『』「」【】

Wednesday, November 23, 2011

《毛穎傳》裡提及的各種文書

[2011.11.24] 查九流時,讀韓愈之《毛穎傳》,裡頭相關的一句如次:

穎為人強記而便敏,自結繩之代以及事,無不纂錄。陰陽卜筮占相醫方族氏山經地誌字書圖畫九流百家天人之書,及至浮圖老子外國之說,皆所詳悉。又通於當代之務官府簿書市井貨錢注記,惟上所使。


討論:
1. 穎字有無典故?其另三友:絳人陳元、宏農陶泓及會稽褚先生,三者分別為墨(元為玄?)、硯(從其陶製之泓水?)、紙 (取褚音同楮?)





《》『』「」【】

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子部》(卷十)之敍錄,談子部的分類

[2011.11.24] 此文只是著錄[宋] 晁公武的《郡齋讀書志/卷十》裡的說法。此《子部敍錄》主旨是講子之部共有十八目云云。

子之類」凡十八:其一曰儒家,二曰道家,三曰法家,四曰名家,五曰墨家,六曰縱橫家,七曰雜家,八曰農家,九曰小說,十曰天文,十一曰星歷,十二曰五行,十三曰兵家,十四曰類書,十五曰藝術,十六曰醫書,十七曰神仙,十八曰釋書,合五百五十五部,計七千七百六十卷。

序九流者,以為皆出於先王之官,咸有所長,及失其傳,故各有弊,非道本然,特學者之故也,是以錄之。至於醫、卜、技、藝,亦先王之所不廢,故附於九流之末。夫儒、墨、名、法,先王之教;醫、卜、技、藝,先王之政,其相附近也固宜。昔劉歆既錄神仙之書,而王儉又錄釋氏,今亦循之者,何哉?自漢以後,九流浸微,隋、唐之間,又尚辭章,不復問義理之實,雖以儒自名者,亦不知何等為儒術矣,況其次者哉!百家壅底,正塵之弊既息,而神仙服食之說盛,釋氏因果之教興,雜然與儒者抗衡而意常先之。君子雖有取焉,而學之者不為其所誤者鮮矣,則為患又甚於漢。蓋彼八家,皆有補於時,而此二教,皆無意於世也。八家本出於聖人,有補於時,特學者失之,而贓、老猶足以亡晉,申、商猶足以滅秦,況二教無意於世,不自附於聖人,若學而又失之,則其禍將如何?故存之以為世戒云。

討論:
1. 這裡言必稱【八家】,少了傳統上源自於《漢書》的【陰陽家】。當然這種稱法稱源自【先王之官】,已有前賢予以辨論,日後掇拾再補其說。
【子之類】八家,加上其他者:【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小說】;
其他者【天文】【星歷】【五行】【兵家】【類書】【藝術】【醫書】【神仙】【釋書】

2. 著錄此序,用意在於我的分類。以至今為止,我對於農家、雜家、小說家之認識實在少得可憐,更別論古時雖不云祕,卻實是與一般讀書人相隔太遠的天文星曆、學有專門的兵書、醫書、釋書等。我的方術興趣最重要的可能得先辨明,晁公武所謂的先王之教與先王之政的實際分野及應用。

3. 相同的議論在章太炎的書中亦有論及。


《》『』「」【】

Tuesday, November 8, 2011

愛,與其相關字,總的來說是個難解的問題

[2011.11.09] 由於古書裡的忠常並談,發現了原來這個字的本源是個值得討論的字。
忠愛常並談,可見廖名春 《讀楚竹書《内豊》篇箚記》,列引了諸多漢及先秦文獻。
除了忠愛常見為複合詞,還有惠字,在段玉裁的說文注裡也一再出現,藉以解愛字。


段玉裁:(錄自《漢典》)
𢜤】行皃。从夊聲。烏代切。
段注:心部曰。𢜤,惠也。今字假𢜤廢矣。𢜤,行皃也。故从夊。

參見《漢典》:愛



《》『』「」【】

Thursday, November 3, 2011

未央

[2011.11.04] 臉書上朱大哥去了烏來,看了個展覽,名為「愛未央」,英文title 作 unended love。
才驚覺,最早聽到這個詞是來自書名「未央歌」。那麼【央】字何解?
才發現,其意頗多,但教部辭典似乎難以令人滿足。漢典則條列了眾多先人的使用方式。
其原意至少有七義:

(1).未半。
《詩·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
朱熹 集傳:「央,中也。」
《漢書·外戚傳上·孝武李夫人》:「託沉陰以壙久兮,惜蕃華之未央。」
顏師古 註:「未央,猶未半也。言年歲未半而早落蕃華,故痛惜之。」
宋 蘇軾 《竹間亭小酌懷歐陽叔弼季默》詩:「盎盎春欲動,瀲瀲夜未央。」
柔石 《別》:「夜未央,人聲寥寂……於是青年叫了一叫,含糊地問:『什麼時候?』『十一點四十五分,離半夜只差一刻。』」
(2).不久,不遠。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賊風數至,暴雨數起,天地四時不相保,與道相失,則未央絶滅。」
王冰 註:「央,久也,遠也。」
清 龔自珍 《燕昭王求仙台賦》:「有氣自東南隅來者,冉冉兮若青雲之始翔,藹藹兮若初日之未央。」
(3).未盡;無已。
《楚辭·離騷》:「及年歲之未晏兮,時亦猶其未央。」
王逸 註:「央,盡也。」
《漢書·禮樂志》:「靈殷殷,爛揚光。延壽命,永未央。」
唐 皎然 《隴頭水》詩之二:「 秦 隴 逼 氐 羌 ,徵人去未央。」
宋 秦觀 《虞氏夫人墓志銘》:「惟夫人,胄 東陽 。嬪德門,家有光。命雖絶,慶未央。」
明 屠隆 《綵毫記·遠謫夜郎》:「感吾皇,感吾皇,天恩高廣……願萬歲千秋,聖壽未央。」
(4).無邊無際。
《老子》:「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王安石 註:「荒兮其未央哉,道之荒大而莫知畔岸。」
高亨 註:「荒兮其未央,猶雲茫茫無極耳。」
《楚辭·九歌·雲中君》:「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靈連蜷兮既留,爛昭昭兮未央。」
《白雪遺音·南詞·義俠英雄》:「義俠英雄美少年,艷陽春景未央天。出門遊玩長生樂,緑暗紅稀翡翠園。」
(5). 漢代官名。
(6).見「 未央宮 」。
(7).本為漢宮名,借指宮殿。
宋 蘇軾 《秋興》詩之三:「樓前夜月低韋曲,雲里車聲出未央。」
宋 李綱 《次韻季弟善權阻雪古風》:「憶昔 宣和 全盛年,嘉瑞應期來自天。千官朝賀未央里,仰視龍尾垂蜿蜒。」
清 孫枝蔚 《舊宮人》詩:「宮衣疊後未開箱,夢裡承恩入未央。」

那麼就該關心一下,央字本義了:段玉裁的注實在是完整解釋了央及未央之義。
央,中也。央逗。複舉字之未刪者也。月令曰。中央土。詩箋云。夜未渠央。古樂府。調弦未詎央。顏氏家訓作未遽央。皆卽未渠央也。渠央者,中之謂也。詩言未央,謂未中也。毛傳。央,且也。且者,薦也。凡物薦之則有二。至於艾而爲三矣。下文夜未艾。艾者,久也。箋云。芟末曰艾。以言夜先雞鳴時。合初昏與艾言之。是央爲中也。从介在冂之內。大,逗。人也。人在冂內。正居其中。於良切。十部。央旁同意。央取大之中居。旁取旁外郭。故曰同意。一曰久也。此別一義。

討論:
1. 順帶一提的,是關於古人注文,究竟其可信度如何衡量?從未央的解釋裡,這裡列出了:朱熹、顏師古、王冰、王逸、王安石、高亨。宋後之家不計,顯見王逸的注是值得商榷的。當然僅此一例,不足以作為結論。存此一例。


未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