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October 30, 2011

收集字詞

[2011.04.12] 暫作為收集文字用法、衍變的地方。     (last update: 2011.04.12)

* 飢與饑,說文解字:「飢,餓也。」又說:「饑,穀不熟為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後來多混為一字』

[2011.10.30]
* 時髦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作二解:
一、一時的俊傑,
後漢書˙卷六˙孝順帝紀˙贊曰:「孝順初立,時髦允集。」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七:「見是老廣文帶了許多時髦到家,甚為喜歡。」
二、今稱趨於時尚、流行。為英語 smart的音譯。
如:「他的衣服非常時髦。」文明小史˙第二十一回:「說罷進去更衣,停了好一會才走出來,卻換了一身時髦的裝束。」
討論:稱作英文譯文不知有無更直接的證據?還當時的口耳相傳所致?

* 訃:
漢典:錄康熙字典之釋文:赴報訃三字古並通。
《廣韻》《集韻》《韻會》𠀤芳遇切,音仆。告喪也。又至也。 又《集韻》通作赴。《左傳·隱七年》凡諸侯同盟薨則赴以名。《禮·檀弓》伯高死于衞,赴于孔子。《註》與訃同。 又《正字通》通作報。《禮·喪服小記》報葬者報虞。《註》報讀爲赴,急疾之義。赴報訃三字古𠀤
討論:訃音如赴 (ㄈㄨˋ),但閩南語應作何音?如報?或赴?似是習稱訃音或訃文(或訃聞?)?

Friday, October 28, 2011

拼命三郎

[2011.10.29] 不小心看到三郎,思索著與常用的拼命三郎有無關連?
三郎是指唐明皇。
拼命三郎似乎是指向明後的小說,如果說石秀的外號是施耐庵所述,那麼至少在元即有此名,且以三郎為本。

那麼遠在唐朝之前,三郎之稱,應是極普遍的。那麼倒底是哪一個三郎開始拼命?

參考文獻:
漢典:拼命三郎(奇怪,用拚字就找不到?)是石秀,「後來指不怕死或干事竭尽全力的人」..
教部:只解釋,未引用任何文獻。


[宋] 劉昌詩《蘆蒲筆記》:記錄了五筆唐明皇為三郎事。

Tuesday, October 25, 2011

渠:他、伊

[2011.10.25] 一句網路上的宣告語/警告語。
《本報告著作權屬歐辰雄 教授所有,任何下載及運用均須經渠同意,違者必究。》
我的問題是:這個渠字是何用?查了一下,教育部詞典並未詳述,意指「他」者,有【渠輩】、【渠儂】、【渠們】、【渠等】等詞收錄,並舉宋詩詞或其後文獻為例,僅【渠儂】一詞指明是吳語

在漢典裡,【渠伊】、【渠侬】則註明為方言,但未指明何地之方言。
【渠人】(他人;其他人)、【渠伊】(方言。他,他们)、【渠辈】(他们)、【渠侬】(方言。他,她)

結論:
問題並未獲解決,渠字之使用是何處的方言?似是吳語 (教部:分布江蘇南部及浙江大部分),這需要更多的文獻。

arthur's 雜想:任何下載及運用要經歐辰雄教授同意。不懂,為何要放在沒有任何『防制措施』的網頁裡。又,若依法來看,應是不能侵犯其著作權及版權,而所謂下載及運用應不涉及侵權行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