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October 16, 2010

重陽,又提醒我端午,旁及一年四季之祭/祀

[2010.10.16] 今日農曆九九重陽。至今有個習慣變化,就是查中國之事,百度變成可以參考,只不過維基雖然不夠詳徵,但不似 百度百科似乎蔓雜,連kuso式的寫法都可能變成文章本體,且其刪芟之役不竟,仍令人有所疑慮。

由來:

[維基百科] 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漢中葉以後的道家陰陽觀,有六陰九陽。九是陽數,固重九亦叫「重陽」。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還有重九節、茱萸、菊花節等說法。由於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重陽節與除、清、盂三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裏祭祖的四大節慶。

[百度百科] 阳节(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


討論:
1. 陰陽之說援易經,那麼,六月六日除斷腸之說,可有重陰之節?何又端午之大節更盛於重九重六?
2. 唐定為節日,緣於春秋之日,九九對三三。只是不懂,「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一語」互相矛盾,既言正式定的節日,何又強調民間?相較其他的節日,官方(朝廷)的?
3. 從祭祖敬老言,二或本為一事。但言辟邪,與端午的差別?或言夏秋有節,即便三月三亦若是,冬天呢,且取五代六很奇怪。若換言取夏冬至日,三月取清明,不細究可也,然要細究,實不明其關節。


旁及其他問題:
1. 維基重陽節條下,福建:海澄縣重陽節放風箏為戲,稱為「風槎」。現在臺灣的說法,皆記風箏為風吹,或與此有關乎?
2. 南朝梁人吳均之《續齊諧記》,可資啟疑者:我最關心的是,歷說袁枚有續子不語,視其語法人物殊不類似,不能說文筆差,但似乎就是筆鋒不同。再查:齊諧、續齊諧、新齊諧;子不語、續子不語、新子不語........古人續貂之作如何名之?。

1 comment:

  1. 金真,2007。端午習俗知多少。《臺灣月刊》96年六月號。
    原來我沒有討論過端午~~~也許在別的地方吧...何新那篇文章可印深著~~

    ReplyDelete